第7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申报通知
一、资助额度和名额
面上资助是给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由专家通讯评审确定资助对象。资助标准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类。自然科学资助标准为8万元。2024年资助约4000人,对从事基础研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适当倾斜。
二、申请条件
1.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2. 具备良好思想品德、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无科研失信行为。
3. 进站1年半以内可多次申请(进站之日到申请书首次提交当日不超过18个月),每站只能获资助1次。
4. 申请项目应具有基础性、原创性和前瞻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项目非涉密,且为本人承担。
5. 入选国家各类博士后派出类项目的人员(学术交流类除外),在完成派出工作或提前结束国(境)外研究工作后,继续在国内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由所在设站单位出具证明后可申请。
三、申请材料的提交
申请人3月1日后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按要求填写相关申请信息,在线生成《面上资助申请书》并提交。
申请书“一、个人信息”的“2. 科研及奖励情况”要求填报代表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等,可以从以上类型材料中任选,但总数不超过5项。
申请书“二、项目信息”中(“研究基础”除外)不得涉及个人信息,包括申请人姓名、设站单位名称、合作导师姓名等明显泄露申请人身份信息的内容,否则评审专家可视为申请人故意泄露个人信息,计0分。
申请人请于3月25日前在线提交至在站单位。
四、填写申请表注意事项
1. “博管会编号”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统一编号。进站日期按照批文的时间填写。
2. “设站单位”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通迅地址”填所在地址,电话留本人手机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
3. “投送学科名称”应以一九九七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准。
4. “投送学科”应填写“申请资助项目”的所属学科,不一定与申请者所在流动站的学科一致。如果“投送学科”属交叉学科,请在“投送学科”(一级或二级)后面注明“交叉学科”字样。慎重填写所属学科,此项为基金系统电脑送审匹配关键数据。
5. 申请人不得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申请书”标识为红色的边框内填写个人信息,包括申请人姓名、设站单位名称、合作导师姓名等,否则视为故意向评审专家泄露个人信息,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将根据评审专家认定的结果,取消申请人的资助资格。
6. 详细信息请参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指南(2024年度)》:https://www.chinapostdoctor.org.cn/article?inid=3c3a113c-cbb2-4dd5-adfa-3b417fddac17
申请书模板:http://jj.chinapostdoctor.org.cn/website/showinfo.html?infoid=5c8cd713-0b15-4258-9898-6dd54404c1da
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http://jj.chinapostdoctor.org.cn/website/showinfo.html?infoid=0c3702a3-a439-4089-87dc-35e3b1df0cff
面上资助评审方式:

五、其他信息
联系人:许婷
联系电话:020-85291716
E-mail:xuting@gig.ac.cn
人事教育处
2024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