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化所三名研究生获2021年度中科院冠名奖学金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布了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各项研究生冠名奖学金评审结果,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刘潇、伍耀文荣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直博生陈兰夏迪荣获“中科集团环保奖学金”。
刘潇同学是2015年9月入学的直博生,师从王强研究员,攻读专业:“地球化学”,研究课题为《华南典型地区早古生代和晚中生代淡色花岗岩与共生岩石的成因及其对大陆再造的意义》。论文选择华南典型地区早古生代和晚中生代淡色花岗岩及其共生岩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矿物学、锆石/独居石年代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探讨了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动力学机制,提出了淡色花岗岩成因的新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丰富和完善了华南早古生代和晚中生代大陆地壳再造的机制和过程。部分取得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在Lithos、Mineralogy and Petrology、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和《地球化学》发表论文5篇。曾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2016学年“三好学生”、2019-2020学年“三好学生标兵”和2020-2021学年“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伍耀文同学是2018年9月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师从田辉研究员,攻读专业:“地球化学”。研究课题为《上扬子地区埃迪卡拉-寒武纪转折期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机理及其对富氮页岩气的启示》。论文以扬子地台埃迪卡拉-寒武纪转折期黑色页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该时期古海洋环境变化、黑色页岩的发育机理以及页岩气潜力等科学问题,系统采集了从浅水陆棚到深水斜坡再到深水盆地相的典型钻井岩心样品,采用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重建了埃迪卡拉-寒武纪转折期的地层格架以及格架内古海洋氧化还原结构的时空变化,并用Mo同位素对古海洋整体的氧化程度进行更精细的约束,探讨了古海洋高生产力的驱动因素和有机质的富集模式,提出了黔中古隆起及周缘地区牛蹄塘组过成熟富烃页岩气的有利勘探方向。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Palaeogeography, Paleoclimatology, Palaeocology、Precambrian Research、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和《地球化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4篇。
陈兰夏迪同学是2019年9月入学的直博生,师从唐明金研究员,攻读专业:“环境科学”。研究课题为《矿质气溶胶的吸湿性与冰核活性》。矿质气溶胶作为对流层中最重要的气溶胶之一,影响着全球大气污染、气候变化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自入学以来,该生通过阅读大量英文文献,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实验,使用蒸汽吸附分析仪测量了二十多种矿质气溶胶的质量随相对湿度的变化,定量阐明矿质气溶胶的吸湿性。该同学努力学习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理论基础扎实、学习成绩优良,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与老师、同学交流研究进展,展现出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和ACS Earth and Space Chemistry 上发表了SCI论文2篇,中文EI期刊《中国环境科学》发表论文1篇。曾获得国科大2019-2020学年“三好学生”、2020-2021学年“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
(教育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