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第三批)的通告(环境与生态领域)
国家基金委近期正式发布了关于发布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第三批)的通告。请有意申报的老师在2024年5月6日前将申报意向情况发送至邮箱:wuzhenfeng@gig.ac.cn,并在申请书接收期限内登录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按要求撰写申请书。如有需要,请随时联系(吴老师:85290123)。
一、申请注意事项如下:
申请人和依托单位应当认真阅读并执行本项目指南、《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和《关于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中相关要求。
1. 本联合基金项目采取无纸化申请。申请书提交时间为2024年5月15日至5月20日16时。
2. 本联合基金面向全国,公平竞争。对于合作研究项目,应当在申请书中明确合作各方的合作内容、主要分工等。集成项目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4个(依托单位+合作单位1+合作单位2+合作单位3+合作单位4),资助期限为4年;重点支持项目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2个(依托单位+合作单位1+合作单位2),资助期限为4年。
3. 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
4. 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联合基金项目”,亚类说明选择“集成项目”或“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申请代码 1”应按照本联合基金项目指南要求选择,“申请代码 2”根据项目研究领域自主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领域信息”根据项目研究领域选择相应的领域名称,如“生物与农业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根据项目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方向名称,如“1.大豆耐高温遗传基础解析及新种质创制”,研究期限应填写“2025年1月1日-2028年12月31日”。
5. 申请项目应当符合本项目指南的资助范围与要求。申请人按照项目申请书的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联合基金项目相关的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6. 资助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发表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软件、专利、获奖及成果报道等,应当注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资助和项目批准号或做有关说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安徽、四川等省份共同促进项目数据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当地推广和应用。
环境与生态领域指南如下:
(一)立足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围绕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控、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
研究方向:
1. 川西山地次生灌丛生态恢复过程及调控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C03的下属代码)。
针对川西亚高山地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自然恢复困难的问题,重点阐明次生灌丛的地下生态过程和功能及其在森林恢复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和反馈机制,提出气候变化下的川西山地次生灌丛生态恢复管理对策,为区域森林生态恢复实践提供科学支撑。
2. 暴雨条件下川中城市河湖生态动力学响应过程与调控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D01的下属代码)。
针对暴雨过程城市河湖生态水动力突变和生态系统失稳问题,研究城市河湖水系产汇流及水动力变化特征,构建水-沙-生态耦合动力学模型,揭示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对暴雨过程的响应机制,阐明城市河湖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维持机制和调控路径,为川中城市河湖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3. 高原铁路隧道施工高风险污染物识别、转化及其去除(申请代码1选择B06的下属代码)。
面向高原铁路隧道施工环境安全的重大需求,解析隧道环境颗粒与施工高风险污染物的作用机制,研究纳米功能材料对隧道施工中多目标污染物的靶向富集、识别及原位催化去除方法,阐明隧道施工中高风险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为高原铁路隧道安全施工提供科技支撑。
4. 冻融循环与复杂加载作用下川藏铁路路基的力学行为及服役性能演化规律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8的下属代码)。
针对川藏铁路冻融循环以及行车等复杂加载引起的服役安全性等难题,揭示冻土路基的冻融循环和水汽迁移互馈机理,构建水-气-热-力四场耦合物理力学模型,阐明冻土路基的长期服役性能演化规律,为川藏铁路安全运营提供理论依据。
5. 气候变暖条件下川藏交通廊带高山冻土斜坡失稳机理与危险性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D07的下属代码)。
面向气候变暖条件下川藏交通廊带高山冻土斜坡形成演化与风险性评估的需求,研究温变条件下冻土蠕变与力学特性,建立基于温度场的冻土蠕变力学模型和冻土斜坡变形热-力耦合数值模型,揭示气候变暖条件下冻土斜坡的孕灾机制与破坏模式,提出数据-物理双驱动的高山冻土斜坡危险性评估方法。
6. 地质灾害高发区多源星群在轨协同监测与异构图像智能解译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D01的下属代码)。
面向地质灾害高发区快速制图和应急监测需求,构建多源星群在轨协同监测优化调度模型,突破异构遥感图像典型目标智能解译技术瓶颈,构建面向西南地震、滑坡等应用的多模基准数据集,为山区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7. 尾矿-地下水系统多介质界面过程中钒和铬的迁移转化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D07的下属代码)。
针对西南地区大型钒钛磁铁矿尾矿库地下水污染问题,研究钒、铬复合重金属在尾矿库-地下水-地表水中的多介界面过程与迁移转化机制,揭示其在地下水中的反应动力学与时空演化规律,为矿区地下水重金属复合污染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8. 四川盆地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机制及其古地理环境重建(申请代码1选择D02的下属代码)。
针对四川盆地发育多套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机制不清的难题,开展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发育过程和关键富集要素研究,发展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古地理环境重建方法,建立基于发育机制和古地理环境重建的有机质时空分布预测模型,为四川盆地的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9. 西南涡云参数风云气象卫星反演及其对暴雨数值预报的影响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D05的下属代码)。
针对西南涡云参数及其在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发风云气象卫星反演云参数算法,构建云顶/云底高度、云滴有效半径和光学厚度等数据集,发展卫星反演云参数在数值预报中的同化技术,研究风云气象卫星反演云参数对西南涡暴雨模拟的影响,提升西南涡暴雨模拟精度和数值天气预报水平。
10. 四川盆地致密气藏压裂裂缝全域支撑基础理论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4的下属代码)。
针对四川盆地致密气藏压裂裂缝有效体积小及全域裂缝流动能力难以评价的问题,开展致密储层压裂全域裂缝多尺度渗流机理研究,研发支撑剂输送测试物理与数值模拟方法,阐明微纳米颗粒在狭缝的运动与增渗规律,建立全域支撑裂缝流动能力评价与预测模型,为致密气压裂裂缝与长效流动提供科学依据。
11. 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森林水碳功能的多尺度协同与权衡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C03的下属代码)。
针对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森林水碳功能退化问题,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生态系统和流域尺度森林水碳耦合效应,阐明森林水文和固碳功能的多尺度协同与权衡机制,研发退化天然林生态恢复和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的方法,构建水碳功能协同提升的流域森林景观恢复模式,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12. 川西高海拔地区复杂多金属硬岩型锂矿高效富集分离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E04的下属代码)。
针对川西高海拔地区锂矿中锂、铍、铌、钽等稀有金属共生关系复杂、低温低压等导致的选矿效率低的问题,开展矿物晶体化学各向异性、界面原位组装机制及浮选过程界面/流场协同强化研究,探明特殊环境下硬岩锂矿全组分高效分离机制,为川西锂矿的高效综合回收提供理论基础。
13. 含能材料特种废水安全处理和资源化的精准调控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B08的下属代码)。
针对国防工业高爆炸性和高有机氮的含能材料特种废水处理难题,研究氧化还原功能可控的微米铁旋流强化传质方法,揭示微界面协同传输机制,探析有机氮氧化还原转化和多途径氧化协同作用机制,建立有机氮定向转化和智能调控策略,为含能材料特种废水安全处理和资源化提供科学支撑。
14. 优势树种性别多态性的形成机制及在川西灾害迹地中的恢复利用(申请代码1选择C16的下属代码)。
针对川西灾害迹地中优势树种选择的难题,解析森林优势树种性别差异的遗传学基础与性别多样性形成的分子生理机制,阐明雌雄植株种间和性别间关系的生态学机制,构建灾害迹地生态修复过程中最优性别搭配模式,为川西灾害迹地植被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15. 土壤-水稻系统中大气沉降镉的迁移转化过程及污染阻控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D07的下属代码)。
针对四川盆地大气沉降导致的稻米Cd超标问题,探明区域内大气沉降Cd的污染源特征及其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揭示大气沉降Cd进入水稻籽粒的关键生理过程和分子机制,为研发与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稻米Cd阻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6. 川中紫色土丘陵区水库消落带植被固土减污效应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D07的下属代码)。
针对紫色岩土特殊性和水库消落带物质迁移过程复杂性,研究川中紫色土丘陵区水库消落带土壤侵蚀、泥沙淤积和面源污染物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子,揭示水库消落带土壤-泥沙-污染物与植被的互馈效应机制,为水库消落带环境治理与生态保育提供科学依据。
17. 西南横断山区大规模山洪-泥石流互转机理与模拟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D07的下属代码)。
针对西南横断山区极端降雨导致的地质灾害频发问题,研究极端降雨山洪-泥石流互转识别与诊断方法,揭示大规模山洪-泥石流互转临界条件和超强流动机理,研发多尺度物理与数值模拟方法以及灾情预测、预演、预判、预处置系统,为西南横断山区山洪-泥石流防范提供科技支撑。
以上研究方向鼓励申请人与四川省内具有一定研究实力和研究条件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或企业开展合作研究。
科技与平台处
2024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