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2016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日湖南省科技奖励暨创新奖励大会在湖南人民会堂召开,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长沙矿产资源勘查中心、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湖南省地质调查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湘南千里山-骑田岭地区锡多金属矿床研究与找矿勘查”项目获2016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湖南省南部(简称湘南)千里山-骑田岭(简称千骑)地区是我国南岭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尤以钨、锡、钼、铋、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为主。为进一步查明千骑地区锡多金属矿产的时空分布规律、矿床规模及资源远景,实现区位、类型和规模上的重大突破,以满足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战略需求,多年来,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许德如研究员领导的“成矿构造与资源预测”学科组通过与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湖南省地质调查院等单位的合作,以板内成岩成矿作用研究为主线,以大陆动力学以及成矿系列和成矿系统等理论为指导,以相似类比、地质异常和综合统计信息等预测理论为依据,重点研究了千骑地区锡多金属矿产的成矿背景、成矿条件和控制因素、成矿机理与成矿规律,系统总结了不同类型矿产的成因类型、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开展了成矿预测,在成矿学理论与找矿勘查等取得了重大进展:①首次发现了区域性炎陵-蓝山深大断裂在千骑地区的存在,并认为其控制了区内中生代岩浆活动和锡多金属成矿作用;②首次建立了与中生代花岗质岩有关的两个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即与酸性中浅成花岗质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成矿系列(即Ⅰ系列)和与酸性、中酸性深源浅成花岗闪长质岩有关的铜铅锌多金属成矿系列(即Ⅱ系列),并探讨了不同系列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形成机理;③首次建立了千骑地区锡多金属成矿模式,并结合遥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元信息,构建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模型;④开展了模型类比和综合信息预测方法的预测分析,将区内锡多金属内生矿床划分为2个成矿带、5个成矿亚带、7个矿田预测区和8个锡铅锌多金属找矿预测区;⑤结合千骑地区岩体蚀变断裂等控矿特点,并运用“大岩体中后期高分异高侵位小岩体成矿”这一新的成矿理论,首次提出了“在板内花岗岩分布地区,利用高精度磁测配合土壤测量对寻找与断裂构造有关的锡多金属隐伏-半隐伏矿体”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找矿技术方法;⑥利用该技术方法,在骑田岭南部预测区内的白腊水和山门口、东坡预测区内的金船塘和枞树板等四个找矿靶区开展了找矿勘查,共获得锡多金金属量:锡72.8765万吨、铋10.48万吨、铅锌101.08万吨、银1186.54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长沙矿产资源勘查中心&科技与规划处 供稿 

                                      2017520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