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地球科学——徐义刚院士在北大“李四光大讲堂”开讲

  

12月15日上午,“李四光大讲堂”第九讲暨北京大学“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在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101举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应邀以“地球科学与人类文明”为主题作讲座。讲座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

报告现场

徐义刚从人类文明的认知、财富、规则三要素出发,点明地球科学具有“认识自然、提升认知”“利用自然、创造财富”“和谐自然、制定规则”的重要作用,引出“地球科学与人类文明”的讲座主题。他指出,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的结构、形成和演化的基础学科,具有认识地球、造福人类的双重属性,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

徐义刚从五个维度详细阐明了地学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贡献。他认为,没有地质学就没有进化论和工业革命,地质学改变了世界的地图和板块构造理论,关于水资源的研究对人类文明极其重要,而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也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范式。在历史上,每一次石油地质新理论的提出,都发生在能源更替之前,这也证明了基础研究对文明演替的促进作用。

徐义刚院士讲授

同时,徐义刚介绍了地学研究中的中国力量。他讲述了潘钟祥、李四光等地质学前辈对于陆相生油理论的突破性研究和在我国找油事业中的突出性贡献,并指出没有陆相生油理论就没有我国石油工业的兴起,也没有如今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和近十年全球的重大油气发现。他以此激励青年学子发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精神,积极投身国家重大问题攻关,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徐义刚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感想感悟。他从经济发展的启示、海洋强国的启示、美苏太空竞赛的启示三方面出发,阐释了人类为什么需要地球科学。他以地学革命中的多名科学家为例,指出科学研究不分年老长幼、只需热爱和执着,并鼓励同学们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大展身手,不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通过科技创新不断突破禁区、探索未知、拓展疆域,助力推动科技强国建设。

报告现场

展望未来,徐义刚点明了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学担当。他提到,地球科学的“主旋律”是每隔20-30年发生一次大变革,而我们正处在下一个变革即将来临的时期。他认为,面向未来,我们既要着力提升和谐自然能力、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维系中华文明的永续发展,也要践行“地球-生命命运共同体”理念,统筹气候变化应对、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建设宜居地球。最后,徐义刚以旅行者一号拍摄的“暗淡蓝点”照片作结,指出地球科学在拓展人类生存空间、推动文明走向深空方面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在当今时代,地球科学大有可为,希望同学们把握时代机遇、不负青春使命,将自身发展融入科技进步和民族复兴的浪潮之中,力争提高中国对地球复杂系统科学知识体系的贡献度,书写新时代地学发展与人类文明演进的崭新篇章。

在现场互动环节,在场师生就“ESG、双碳与地球科学”等问题展开了积极踊跃的互动交流,徐义刚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对北大学子提出殷切希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