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化所举办2024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
9月21日,为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广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进一步推动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物理矿物结构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全国科普日之广州科普游活动,活动主题“与‘石’俱进,探秘地球”。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近40名市民,他们走进科学殿堂,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增进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活动伊始,市民们在专业科普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地学与资源科普基地的标本陈列馆。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和互动的方式,向市民们介绍了地球的构造、岩石的基本组成、三大岩的成因、矿物资源的利用、古生物的演化历程、依兰陨石坑的发现、月球的探索等知识,让市民们对地球科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积极鼓励市民们参与到“体验地震仪”、“观察偏光显微镜”的互动环节,与讲解员进行了深度的地学问题交流。
参观地学与资源科普基地标本馆
活动第二站,市民们走进了广东省矿物物理与材料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依次近距离观察了三种先进的科学仪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FIB- 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在专业人员的引导下,市民们观看了FIB- SEM在纳米尺度上进行材料切割过程的图像展示、TEM成像实验、XPS分析材料表面化学组成的测试过程。在科研人员详细讲解下,市民们对这三台仪器的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高分辨的纳米微观结构以及材料表面分析有了直观的感受。部分孩子激动地说:“我以后也要努力研发高精尖仪器,让国产仪器快速进入到国际市场中。”实验室大型仪器的参观,不仅增进了市民对科学仪器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仪器科学探索的兴趣。
参观广东省矿物物理与材料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
活动最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梁晓亮研究员作了题为“神奇的矿物”科普报告。该报告从“最硬的石头——金刚石”开始讲起,借助生动立体的图案和五色斑斓的矿石展示,由浅入深地向市民们讲解矿物的定义、分类、特征及其演化历程。以提问互动的方式,向大家普及了矿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多种用途,让大家在学习矿物学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矿物学研究的魅力。讲座内容通俗易懂,不仅涵盖了矿物学的基础知识,还通过一系列幽默风趣的案例和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了市民们对矿物学的思考和讨论。
梁晓亮研究员作报告
本次活动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科学、体验科学的机会,更是一次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让科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的热情和好奇心。一次引人入胜的地球探索之旅,让市民有机会亲身体验地球科学的前沿技术与研究成果,点燃了市民对科学的热爱与向往,为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贡献了力量。